(相关资料图)
在挂着“公办大学”名号,究竟应该关注谁的利益?这似乎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济南大学回应留学生每月补贴3万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当然济南大学也回应了,是三十个月共三万,每个月一千。但是现在公众关心的是为什么给外国留学生特殊补贴,而不是到底是三万还是一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情反映了一些公办大学为了所谓的国际留学生指标,而花费老百姓的血汗钱,这是有病,应该改了。我们的国家对于公立大学的定位,一直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为了凑数而凑数,更不是为了舞弊而舞弊。对于上述事件,济南大学为了获得国际留学生指标,将纳税人的钱花在补贴非洲留学生生活费上,这种行为不仅有违社会公正,还会触犯国内生源的权益。
我们应该想一想,公立大学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是容纳和服务少数群体,还是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正如你所说,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需要贷款和打零工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而那些非洲留学生可以通过高额的补贴轻松地享受到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在售卖国家补贴指标的行为?这种行为助长了不正之风,对于培养有用的人才是没有好处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国际留学生可以带来一些好处,这也是学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应该建立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为了冲刺某些指标而进行没底线的行为。
最后,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个问题,支持和推动公立大学的规范化运作,让这些学校真正回归公益性质,以公正的眼光来看待不同国籍的学生,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公平的,平等的教育环境,让有才华和努力的年轻人能够平等地获得上升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潜力。